新手學理財,該從哪裡開始呢?
《財富翻倍藍圖》是阿青人生中第一堂理財課,也是最最基礎的一堂必修課。這堂課教了我很多重要的金錢觀念。
你會從中發現,其實不只是老人家才固執,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。
在財務上,一但有不正確的思維與信念,就很難有錢~跟著阿青的學習筆記,一起來打造富足的腦袋吧!
第一步:拒絕貧窮基因,學習正確的理財觀念
看待理財,就像是蓋房子一樣,要先打好地基。地基若不穩,那棟房子將來是很容易出事的。
而看待金錢的態度,就是這個「地基」。讓我們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吧~
信念是框架
阿青在《量子飛躍》這篇文章裡,也有說到信念的重要,信念只是你以為的真實,但卻會大大影響你的命運與結果。
阿青曾經對金錢有過一些負面信念:
- 要很努力,才能賺到錢
- 追求財富的人都不快樂
- 有錢會帶來麻煩
但是金錢也是一種物質,它沒有生命的,意義也是人賦予的。所以現在開始,用正向的態度看待金錢吧!
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或信念?多半是來自於家庭的教育~
P.S 小提醒:這裡是要我們學會從父母身上看見,不是去怪罪父母哦!父母生養我們都是很偉大的!
貧窮是會遺傳的!父母的優缺點
還記得當年看到很多同學都在學鋼琴,我就跟爸爸說我也想學。爸爸當時說:「鋼琴的學費很貴,我們家可能沒辦法。」
就在我的心中烙下:「有錢人才能學鋼琴、學鋼琴的他們家一定很有錢」這樣的印象。
(但爸爸還是有引導我去學習其他樂器,不是直接拒絕,真的是位好爸爸。)
所以接下來,就來看看從父母身上,我們可以學到什麼?
以阿青自己對父母的觀察為例:
父母盤 |
父 |
母 |
優點 |
1.很有創造力、行動力 |
1. 隨和、人緣好 |
缺點 |
1. 固執、自我、壓抑 |
1. 沒有毅力 |
有一次跟爸爸去百貨公司逛街,買了襯衫沒有先問價錢,試穿完結帳才發現一件要3,000多元。礙於面子問題,就硬是結帳了。
並非不能購買一件3,000元的襯衫,而是當時的預算並沒有那麼多。既然購買了,就要有相應的配得感,穿上的時候心情特別好等等,不要回頭去譴責自己花太多錢。
我也發現自己有同樣不好意思拒絕、愛面子的問題。
跟朋友去聚餐的時候,朋友選了一間價位稍高的餐廳,即便當下覺得有點超過預算,仍無法直接表示拒絕,而在這上面多花了錢。
父母原生家庭的思維,帶他們走到人生現在的這一步,也很有可能是自己未來會走的路。
如果父母的樣子,不是你心目中期望自己為來的樣子,那麼父母有的優點,我要有;父母有的缺點,如果我有,盡量改掉。
啟點文化這一部影片也很詳細的介紹了,2019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:貧窮是會遺傳的。
一個人看待事情的方法或邏輯,決定了一個人這輩子是富足的、還是窮困的。(影片11:28)
阿青在找資料時也看到一篇文章說,不生小孩,是因為想讓貧窮終結在自己這一代。
若是如此,是不是更應該從自己開始,好好把正確的金錢觀放進自己的腦袋裡呢?
既然思維與信念這麼重要,那麼我們當然也要來好好學習有錢人的思維~
有錢人的特質
有錢人具備哪些特質?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呢?
1. 努力讓自己有錢 VS. 努力「想」讓自己有錢
有錢人會付出行動,去打工賺錢、思考商業模式。想是問題、做是答案。
2. 有業務意識 VS. 無業務意識
有錢人懂得抓住機會,參加實體課程時,順便認識老師、同學,擴展自己的人脈。藉由一件事創造多重價值。
3. 具有配得感 VS. 無配得感
有錢人相信自己值得成功與富足。施與受,同樣有福。
4. 根據結果拿酬勞 VS. 根據時間拿酬勞
有錢人比起效能(一段時間內能做多少事),更重視效率(一件事花端少時間完成),重視做對的事>把事做對。
5. 懂的管理資產 VS. 不會管理資產
有錢人懂得配置資源,用正確的方式管理財富以達成長期目標。
以上是幾個阿青有感、也犯錯過的例子。有興趣的話,歡迎你來課堂上、或是閱讀《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》這本書囉!
第二步:擺脫慣性,正確使用理財工具
現在地基打好,要來蓋房子了。房子的「結構」也相當重要,用理財工具們好好規劃架構吧!
金錢整理、記帳
首先要先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,知道錢花去哪裡。並設立預算不超支、訂下存錢目標。
存錢工具
存錢意味著把錢留下來,可供未來使用。
定期定額、定存、保險,都是很好的存錢工具。
股神巴菲特說:「一般人理財最大的錯誤,就是沒有養成儲蓄的習慣。」
有儲蓄,才能用穩定的心態去投資。
投資工具與投資屬性
確認生活無礙、存好緊急預備金、有一筆即便沒有了也不影響生活的錢後,才進到投資這一步。
而每個人面對風險的承受程度也大有不同,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後,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吧!
這篇文章可以簡易判斷自己的投資屬性:《投資前一定要搞懂的投資屬性》
資產分配工具:財富6罐子
上一段的富人思維裡有提到,要會管理自己的財富。
理財最重要的步驟,就是將你的收入分別存入特訂定用途的帳戶中。
可以簡單從財富六罐子做起:
1. 財務自由帳戶10%:包含股息、投資、被動收入等
2. 教育訓練帳戶10%:自我成長、語言學習、理財課程等
3. 生活必須帳戶55%:房租、水電、手機費用、生活必需品等
4. 長期儲蓄帳戶10%:退休規劃、夢想基金等
5. 休閒娛樂帳戶10%:電影、旅遊等,自己有興趣的事物
6. 貢獻贈與帳戶5%:不求回報的捐贈款
根據每個人的實際狀況,比例會有不同,但6個帳戶都要分配到~
如果我的錢不足以分配到這六個罐子裡,那麼除了降低預算,就是要增加收入了!
第三步:成為自己的貴人,放大現金流
放大現金流就像是房子的「裝修」。有地基、結構穩,接下來就要從「能住人」走向「住得舒適」了!
那麼自己目前有多少收入?又有哪些可以賺錢的技能呢?
讓自己成為優秀人士,我的天賦與特長
每一個能有工作的人,一定都有擅長的地方,即便不是技術性質,也會有比人突出之處,才會有人願意花錢在你身上,你說是吧?
如果你對自己的擅長領域還不清楚,或許只是你還沒認識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呢!
透過技能的學習,可以有機會獲得特定職位的工作;而透過天賦學習,可以幫助你在工作裡,找到順流的領域,發揮出自己的優勢。
看見他人的需求、創造被利用的價值
在輕易豐盛學苑裡,許多人就因為靠著這一點,被老師看見,增加了自己額外的收入。
有一位學長擅長音控的部分,長期擔任志工默默付出,後來被老師看見,只要學苑有辦活動,都會第一個找這位學長,也會付他活動出場費。
想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可以被利用?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詢問身邊的人~
「如果要買我的時間,你希望我為你做什麼?」想讓他人支持自己的選擇,要先讓他人成為受惠者。
主動與貴人連結、處理好關係
珍惜每一段緣分,想接觸的人就主動積極去接觸。
阿青自己有9成的設計接案工作,都是由親友以及前同事介紹來的喔!
在《財富光譜》課程裡,也說到了「要在對的流(環境)中付出」,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、正向的環境,貢獻一己之力。
阿青過去曾在豐盛早鳥讀書會擔任設計,現在則是在《部落格變現實戰班》課堂裡,擔任老師們的天使助教。雖都是志工性質,但能在裡面付出,還能認識相同興趣的人,真的是金錢也換不到的價值~
說不定,貴人就都在這裡面呢!
到這裡,打好財商基礎的三個步驟都學完了,最後來幫助大家找到執行的動力~
黃金圈理論,找到自己學習的本質
黃金圈理論是由裡到外(Why-How-What)的思維方式。
一般用在產品上幫助產品找到對的定位與銷售目標,用在個人身上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可以跟我一起試著想想看下面的題目~
- Why 為什麼要活著?
想成為對社會有貢獻、做任何事都不用考慮錢的人
- How 如何做到?
保有助人的熱忱、足夠的財富
- What 可以做什麼?
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財富能力,不亂花錢,好好存錢
這也是為什麼,我會願意為了更好生活的願景,犧牲一些些娛樂的費用,好好的開始學習理財、學習寫部落格。
人生是由一連串選擇而成。
阿青覺得自己很幸運,在沒有理財背景的情況下,先遇到了這堂課,避開了許多理財上鬼故事。截至目前30歲的人生,大多是自己的選擇。
也希望透過現在的選擇,幫助自己走上豐盛富足的道路。
也祝福大家在財務或是生活上,永遠都可以保有選擇~
參考資料:輕易豐盛學苑《財富翻倍藍圖》課程筆記
想多認識輕易豐盛學苑,這裡有一些免費資源:輕易豐盛部落格、輕易豐盛Youtube頻道
如果您對學苑課程有興趣,想要學習理財、學習天賦讓自己更容易賺到錢,歡迎您來聽聽看免費講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