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十而立還是30焦慮.png

腦筋急轉彎2(Inside Out 2)》電影上映第二天我就去看了,接連幾天好幾位朋友也去看了,每一位的回饋都是很感動~

雖然劇情是在講青少年時期的萊莉,但即便是成年人,也依舊有相同狀況。當中最讓自己心痛的部分是,怎麼會明明那麼努力,換來中心思想卻是「我不夠好」?

在電影上映前,有一個心理測驗,我的測驗結果正是第二集的主角「阿焦(Anxiety)」(代表焦慮情緒的角色)。

這篇文章,想跟大家一起來探索、以及面對「焦慮」這件事。

 

焦慮是什麼?

焦慮對我來說,是一個情緒,也是一個不活在當下的狀態,通常是對過去有遺憾、對未來不確定的想像。

常常過分擔心未來還沒發生的事、糾結過去已經發生的事,讓自己「很焦慮」。

為什麼會焦慮?

可能來自於以下原因:

  • 比較心態:看到別人進步,而自己停滯不前。
  • 缺乏自我價值感:找不到自身的定位和意義。
  • 社會壓力:面對周圍人對成功的定義和期許。

30歲特別焦慮?

曾經聽到少女凱倫的分享,她說在29歲時是最焦慮的了,因為發現到30歲依然一事無成,會感到恐懼。

阿青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,正值29歲又11個月,可以說是焦慮到不行啊!

參考了身邊同齡友人與自己的情況,我整理了「30歲」會特別焦慮的原因:

  • 職業的不確定性:曾聽說過,30歲以前可以不斷嘗試,30歲以後就要訂下來了。但是,到了30歲,還不太知道方向,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時,就開始擔憂了。
     
  • 經濟壓力:當身邊的人聊天的話題開始變成房子、股票等投資理財,難免讓人感到壓力山大、想逃避。(尤其阿青住在外地,租房生活的成本也是年年高漲,非常有感 T T)
     
  • 成家的壓力:面對家庭的期待,很多人感受到無形的壓力,單身的人苦於找伴侶,有伴侶的人苦於要不要走向下一步,各有各的煩惱。(阿青是蠻幸運有開明的父母,但朋友們⋯⋯)

能夠造成焦慮的因素很多,不過這篇文章沒有要討論實際怎麼投資或是找伴侶 XD 是著重於安撫自己焦慮的心。

 

焦慮是一件壞事嗎?

焦慮是中性的

任何情緒都有它的一體兩面,是好是壞,都是自己的投射。曾經在 Podcast《馬克信箱》裡,聽到這一段話:

讓這些焦慮回歸更中立的意義。

一旦有了焦慮,覺得「我不舒服!」「我不要這些衝突!」,然後把這些產生負面情緒的人事物,推得越遠越好,最後也變得和來信者一樣感到孤單。也因為很多沒辦法說逃避就逃避的事(學業等等)而陷入更多負面的漩渦。

聽完我決定要時刻提醒自己,他們都是正常的,沒有任何對錯,他會出現只是要告訴我,這件事現階段我還無法處理,但我會成長,以後就沒問題了。

當下聽到這一段,馬上筆記下來,也提醒自己。我也不喜歡衝突,甚至害怕衝突,但衝突真的是壞事嗎?衝突可能也有它的好處呢!

 

焦慮的正面意義

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強烈的解讀時,可以用看看這個方法:去想想看它的反面是時麼?讓自己可以回到中立。

例如:大家可能會覺得,好吃懶做是負面的,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是不是也能夠解釋,這樣的人其實很能放鬆?

焦慮的情緒可能會讓人緊繃不安,但也因為焦慮,會讓我們先預想未來。如果用得恰當,反而是可以幫助我們趨吉避凶、做出更好選擇的重要情緒呢!

 

怎麼改善焦慮?

當發現自己處於焦慮的狀態,該怎麼辦呢?以下5個方法分享:

 

1. 接受自己就可以舒緩焦慮

昨天能夠完成的事,今天不一定能做到。接受自己會焦慮,不要想著擺脫它,就是舒緩焦慮的第一步。請安排適合當下的自己的事吧!

 

2. 認識自己、找到焦慮的來源

了解自己的現狀,尋找焦慮的來源是什麼。例如:是不是因為某些社會期望,讓你感到壓力?還是因為對自己的要求過高?

每個人都不太一樣,可以花點時間來探索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。

 

3. 跨出舒適圈、學習新事物

不斷拓寬自己的舒適圈,減少未知的事物的恐懼,也能減緩焦慮。

阿青有位朋友即將要去美國念書,身邊的人都覺得,你怎麼那麼勇敢!而她的反應是:沒有哇,我覺得都是在我的舒適圈。

如果想要與現在的自己不一樣,那就勇敢跨出去吧!總不能做著一樣的事,期待有不一樣的結果。

 

 

另外,在2年前,阿青也遇到了一次人生的迷惘期,朋友推薦我參加了天賦課程,帶給我有很多啟發,在這裡也推薦給大家~

 

點擊免費天賦測驗.png

4. 安排優先序與設定目標

把預定一年要完成的事情拆成每季、每月、每天,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
例如:我今年想要爬完台北大縱走8條路線,所以每季要完成2條,扣除可能遇上下雨天,每個1個月要安排一個週末爬山。

這樣目標就變得很明確,是不是覺得可以馬上開始進行了呢?

有了踏實的行動與作為,也可以有效減少壓力與焦慮感。

 

5. 讓焦慮適度休息

有時候,我們需要讓焦慮休息一下,讓自己從焦慮的狀態中短暫抽離,重新獲得能量。

例如:專注呼吸、冥想、運動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方法~

 

最後想與大家共勉:「1000元紙鈔就算揉爛了,也無損它本身的價值。

請記得不論什麼狀態,都不需要去貶低自己,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,從來不需要比較。焦慮本身並不是敵人,提醒我們去探索未來的方向和自己的內心需求。

我也相信,30歲只是一個提醒,如果沒有找到方法「處理」它,31歲還是會持續焦慮的。

但正是這些提醒,讓我們有的機會去調整和進步。焦慮或許會在,但我們應對它的方法和心態也會變得更成熟、更強大。

寫完這篇文章,我也決定要來讓我心裡的阿焦好好的休息一場,快快樂樂的去迎接30歲啦~

註:本人非心理相關專業,單純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學習心得,如果對你有幫助,那就太好了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青 的頭像
    阿青

    阿青不只爬爬山

    阿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